处暑 | 节气养生指南

国学文化 2021/8/23 16:10:33

处暑在立秋之后,为秋季第二个节气。“处暑”并非其字面意义“正处于暑天”,而是指暑气至此而止。处暑天气的特点是中午热、早晚凉、昼夜温差大,伴随着秋雨的来了,气温会逐渐降低。

在北方,这个节气之后,暑湿逐渐被秋燥代替。而对于南方大部分地区,湿热之气势头依旧猛烈。因此,处暑节气养生,北方当注意养阴生津,南方则需注意温阳祛湿。

1、早卧早起以敛阳

处暑时节尽量争取每天多睡一个小时,并要早睡早起,这样可以避免秋乏。此时节大家需尽量避免熬夜,争取晚上亥时至子时间入睡,即晚上9点到11点入睡,尽量避免11点后睡觉。因为睡眠为阳气收敛的过程,长时间熬夜则不利于阳气收敛。

2、饮食应少辛多鲜

秋季燥邪当令,为避免邪气伤人,处暑时节不宜食用辛辣燥热之品,谨防耗气伤阴,加重阴虚上火、秋燥烦渴的症状,引发咽喉肿痛、口腔溃疡、痤疮、便秘、痔疮等不适。辛辣燥热之品如辣椒、花椒、桂皮、酒、火锅、烧烤等。此外,秋天肺气宜收不宜散,除了忌食辛辣外,还应增加酸味果蔬的摄入。如橘子、柠檬、猕猴桃、石榴、葡萄、柚子、酸枣、西红柿等都是不错的选择。再者,处暑之后沿海开渔了,新鲜水产大量上市,选择丰富。由于鱼虾、海鲜、鸭子等水产品普遍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,大家可适当多吃。

注意

一夏无病三分虚,处暑时进补应以清补、平补为主,除阳虚体质者外,不要过多食用温热的食物或药物,以防进食过多温热的补品使肺的阴津被燥气所伤。

3、住所防寒气

大家都知道寒从脚下生、养生先养脚的道理,却较少注意到肚脐也很容易受寒。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,寒气最容易穿透弥散。初秋虽然不冷,但昼夜温差开始变大,所以夜寝应关好门窗,腹部盖薄被,注意胃部保暖,保护身体阳气。而对于白天的闷热,只要室内温度不高就不宜开空调,尽量开窗使空气流动,让秋风涤荡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。

4、运动轻缓别过量

初秋后天气转凉,空调房宅了一个夏天,很多人忍不住跑出去运动。适量运动本是好事,可以促进血液循环、加快新陈代谢。但如果过量运动,尤其是剧烈运动,是伤身的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,秋天本该收敛阳气了,过量运动却会消耗阳气。


上一页 下一页